当前位置:室内除甲醛资讯微尘菩萨:当放下对父母的怨恨的时候还可以找谁算账?
微尘菩萨:当放下对父母的怨恨的时候还可以找谁算账?
2022-07-14

克莱因写下了14页纸的理由,说明一个妈妈有多少理由可以去恨自己的孩子。武志红也成功地解放了一些人对父母不敢恨的恐惧。我的一个咨客却陷入了冲突。她觉得武志红很伟大哦!因为武让她知道:原来是可以恨父母的,而不是只有恐惧。当然她的冲突来自于我的另一种观点:父母是可恨的,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呀,他们没有受到过足够教育让他们做好父母,甚至他们连自己当时应付压力的资源都没有的时候,他们也是“无辜”的。

我也一度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巨大,然而当我面对我的来访者去责备自己的时候,我需要让这些咨客了解自己是如何被父母的关系所影响的。其实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提问技术,大家就能把自己刻骨铭心的童年回忆,青少年时期的孤独和不被理解全部回忆出来。这个时候最容易找到的“祸首”当然就是我们的重要他人——父母(或其一,或全部)

怨恨是有力的工具,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悲惨控诉于某个替罪羊,自然可以拥有更好的自尊心。然而这样的自尊心很快就会反弹回来,尤其是当这个指责的对象是自己的父母的时候,一种无力感的悲恸反而让自己窒息:为何是我的父母呢?为何就是我不能改变,不能恨的父母呢?她们毕竟养育了我。。。巴拉巴拉。然后又陷入了死机。

作为一个心理顾问,我需要协助个案解决这一内心的冲突,内心的冲突总是导致人内耗的。一个成熟的人的大脑里是可以同时运行两套完全相反的法则的,爱和恨是可以并存的。我们其实是可以既爱又恨的。只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熟到这样的双系统协调。

我想我需要承认那些父母(重要他者)给我的个案所带来了的伤害是多么的严重和残忍,同时我也不能只教化他们红着眼地去仇恨。带着仇恨的时候,人是更有强硬和勇敢的,可以理直气壮地毫不让步。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将无法在恨得缠绵悱恻的时候获得幸福感。

橘子厅,这个品牌从一开始的时候就被很多人嫌弃,说太土了,缺洋气,格调不够。。。我却日渐喜欢和感恩当时这个念头:如果我们的心去爱,去创造爱,那么生活就会很好啊!不是吗?欢迎看文章的你告诉我如果不是的理由。然而,我们可以让一个人从恨里面找到爱吗?或者说是从恨转换到爱。

我的工作就是要完成这些过程:让人从抑郁、无力里找到自己变成这个样子的过程,然后帮助他们从新找回爱和活力的能量。恨是必经的驿站,爱才是光明的开始。于是这条路特别的曲折。

当父母没有办法给孩子高质量的情感回应,长期情绪恶劣,或者夫妻关系紧张甚至上演“全武行”的时候,孩子当然会受到极大的挤压,他们的大脑真是会“被门缝夹扁”的。可是,父母的父母,父母的师长,父母的亲友也没有能够教育到他们,帮助到他们吧?于是,我把责任归咎到自己:真是对不起,我出生太晚了,那个时候没有办法教育好你的爸爸、妈妈。通常我的来访者都会笑一下,好像可以避免尴尬的样子。

有时候,他们会觉得我在暗示“恨父母是不对的”,他们会以为我在逼她们原谅自己的父母。巴拉巴拉的想法当然有。我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和没有拒绝地接受他们的误解。时候不到吧,人是需要在被爱够了,才能去爱的。

总觉得很多人是需要重新去被爱,重新去喝爱的牛奶,他们只是需要在恐惧的时候有人能理解,孤独的时候有人坚定地守护,当他们推开爱自己的人的时候,那个人依然温和地说:你值得被爱!

今天,我的几个咨客,他们都让我很想有更多的办法来滋养他们,因为,他们也是其他孩子的父母,或者会成为其他人的父母。只是他们暂时没有办法接受到更多的滋养了。

心理咨询师,当然需要有理性的头脑,然而往往也需要担任咨客的“再生父母”需要重新养育她们。培养不出更多的心理咨询师,这就无法有更多的“爱的教练”了。这好像就是我的错吧。

不过,人类就是太贪心了,干嘛要那么的多的爱呢?大家都理性一点,现实一点不就一了百了了吗?

弗洛姆《爱的艺术》人其实要把自己的父母生出来的。生不出自己的父母来,这又怪谁呢?

室内除甲醛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57780188